2018年以来,宣城市民委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民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部署,加强对接联系,集中精力推动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站、点)向县区和重点单位拓展延伸。
明确目标任务。在2017年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窗口)的基础上,继续向有关县(市、区)和单位推进服务站(窗口)建设。支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工作,设立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窗口。向郎溪县拓展和延伸,新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巩固提升既有工作基础,支持市本级和宁国市服务站(窗口)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抓好载体建设。制定《宣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站(窗口)建设管理标准》,设置基础工作、办公条件、制度建设、日常工作4个项目10项标准,并赋予分值,共100分,便于站点(窗口)单位对照自查。目前,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郎溪县建平镇平港社区新设服务站(窗口)已完成,市本级、宁国市南山街道城南社区服务站(窗口)完成服务能力提升,宁国市还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情况和特点,积极配套资金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社区新设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点。构筑了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1+5”综合体系。
做好日常服务。服务站点建设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服务站(窗口)主要承担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职责,重点是向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咨询、子女教育、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房屋租住、卫生计生等“一站式”综合咨询服务,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水平等。各地服务站(窗口)均建立工作台账,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动新时代全市城市民族工作实现新发展。
上一条: 省政协民宗委送戏、送医进畲乡
下一条: 郎溪县少数民族服务站(窗口)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