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非公经济工作科 作者:王学娟
发布时间:2021-09-01 11:58:00
浏览量:1781

    近年来,宣城市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是第一发展环境”的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宣城发展的重大命题谋篇布局,等高对标沪苏浙先发地区,打出了一套争创“四最”营商环境的“组合拳”,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据《2020年安徽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市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省第二,荣获政务服务指标全省标杆城市,其中,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管理改革等八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出台纾困惠企政策行动快、措施实出台了《宣城市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徽常满意”服务品牌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整理19个专项子方案,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建设的针对性。创新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政商交往的正面和负面两个清单,即“7个可以”和7个“不得”,规范政商交往边界。出台《宣城市“千名干部联千家企业”工作方案》,34位厅级领导干部、1838名科级以上干部联系1579个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和项目,举办座谈、宣讲活动1200余场次。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得细、显成效细化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激发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重点工作任务,围绕集聚要素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等6个方面,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升级。与建行开展战略合作,帮助607户民营工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贷款总额达30.52亿元。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市共有131个项目获省制造强省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争取奖补资金8818.2万元。同时,持续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促进融资担保机构主动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今年共申报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242.67万元

    助推企业家能力提升多层次、聚重点。引导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围绕“2+8”特色产业链,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产业发展政策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培训指导。举办企业家论坛,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交流会,围绕“上云用数赋智”开展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组织企业家到知名高校培训,参训企业家超过1000人次。紧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点目标需求,邀请财经、法律、规划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宣授课,邀请税务、人社、财政、科技、经信等部门的业务骨干为企业做专题辅导,企业家转型升级意识显著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障民企权益多渠道、广覆盖“把握尺度更重温度”的理念,创新基层执法方式方法,发挥7家商会调解组织作用,成立维护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目前共调处案件78起。与市女企业家协会设立民事诉讼监督检察联系点,定向提供法律咨询。搭建中小微企业风险法律防控平台,共调处涉企纠纷7起。组建法律服务团,全面覆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走访企业139家,提供法律咨询330件次,吸纳经商办企意见150余条。同时,常态化推动减轻民企负担。认真落实《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加大审计力度,推动“以审促改”“以查防增”,严防新增拖欠。目前,全市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已全部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