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三员” 助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宁国市委统战部 作者:鲁艳平
发布时间:2021-11-03 14:35:14
浏览量:1611

       今年以来,宁国市紧紧围绕市党代会明确的 “1366”总体工作思路,即“一个总体要求”“三个工作目标”“六个工作提升”“六个狠抓落实”,精准把脉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在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中当好“三员”,助推全市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提质增效。

       当好思想政治引领的“宣传员”,增强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自觉。围绕“弘扬宁国精神、擦亮宁国品牌、再创宁国辉煌”的总体要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弘扬传承“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营造干事创业、抢抓落实、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思想引导。组织全市30余名企业家赴泾县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新四军总部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四军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时刻不忘创业初心、牢记发展使命。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根据“六个”工作提升之中的“党建水平提升”要求,不断加强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建工作,落实应建尽建要求,指导所属商会成立党组织。目前,全市基层商会已单独建立党组织14个,成立功能性党支部2个,党的建设覆盖率达100 %。三是强化学习培训。对照“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落实”的要求,组织50名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参加在南京大学举办的2021年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班,以理论学习+实地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认同。

       当好队伍成长路上的“引导员”,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积极创新举措,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提升“经济发展、民生福祉、风险防控”等能力水平上积极助力。一是抓好民营经济人士发现培养。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做好民营经济人士评优评先前的综合评价工作,确保选人用人质量,目前已完成86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为即将开展的工商联换届打牢基础。同时,注重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专业优势,畅通优秀企业与优秀人才发现渠道,以人大、政协、工商联换届为契机,规范做好政治安排,把优秀人才吸收到队伍中来。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召开全市企业家大会,对2020年度宁国发展功勋12人、宁国发展贡献奖获得者17人、2020年度宁国市“亩均英雄”13家、科级创新“十佳”、招商引资“十新”企业进行了表彰,激励企业担当作为。三是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坚持以履行社会责任为重点,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2021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人士共向市光彩会捐赠合计112.02万元,用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乡村振兴等光彩事业。

       当好纾难解困的“服务员”,全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围绕“全国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市争第一”的工作目标,积极践行“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团结一心、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的工作标准,在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方面久久为功。一是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召开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合作协议》,通过政企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现场答疑,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各项环保政策,解决企业在落实环保要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搭建产需对接桥梁。组织部分耐磨材料与铸件企业组团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让全市企业产品更好“走出去”,也将外界新装备、新工艺、新理念“引进来”,助推全市耐磨材料与铸件产业转型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擦亮“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这一金字招牌。三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设立宁国市人民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工作站,畅通与民营经济的联系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法律服务。建立万所联万会机制,市律师事务所与基层商会结对,为商会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法律服务,实现商会法律服务全覆盖。成立了宁国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已成功调解案例55起,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迈开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