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职院打造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信息来源:民族科
发布时间:2022-03-15 09:03:48
浏览量:1063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现有藏族、回族、苗族等25个少数民族学生461人(其中藏族学生330人),占学生总数的5.5%。近年来,该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安全管理、资助心理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工作,逐步探索出“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是探索校地联动模式,协同推进民族教育工作院党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格局。市委统战部与该院联合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指导小组”,共同担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形成校地联动、协同育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同时,与中南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教师进修、产学研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是抓牢民族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育人成效强化思想引领,着眼“文化育人”。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宣城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强化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学生特长,突出“活动育人”。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学生文体特长,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在宣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上,多次表演大型团体操、锅庄舞。聚焦学生需求实现“资助育人”。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学费减半、往返路费补助、节日生活补贴等措施,减轻学生压力,对少数民族低保、孤儿、残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据统计,该院少数民族学生人均每年获得校内资助超2000元,近五年合计发放补助资金395万余元。围绕学生发展,聚力“服务育人”。与宣城市人社局联合举办少数民族学生“SYB”创业培训班,吸纳一百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传授创业知识,强化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多次到西藏为护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藏族学生联系当地实习和就业单位,促进西藏地区医疗和教育事业发展。

三是加强研判引导,牢牢守住学生安全底线院党委每季度召开分析研判会,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因气候地域差异,西域高原学生到内地易发、多发心肺系统疾病,学院十分关心、全力以赴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工作。2020年该院1名藏族学生因肝性脑病生命垂危,学院坚持学生至上、生命至上,经历了20多名教职工在省城医院近一个月的轮番不分昼夜地守护,终于使这位学生成功脱险、转危为安,学院种种暖心举措让学生非常感动。

宣城职院将持续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特殊照顾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全面融入与尊重民族习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上下功夫,引导全院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