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擦亮“皖美畲乡”品牌,构建民族团结新阵地

信息来源:宁国市委统战部 作者:艾娜
发布时间:2022-09-16 14:32:25
浏览量:12031

2022年是云梯畲族乡成立三十周年,作为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宁国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行动理念,以实现“民族一家亲,同心奔共富”为美好愿景,贯彻落实省“共同发展”聚力振兴行动,立足实际创建“皖美畲乡”家园,精心栽种民族团结“石榴树”,全力绘好民族发展“同心圆”。近年来,云梯畲族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保护村寨和省级卫生乡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深化党建引领,打造“皖美畲乡”形象

创建“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建好队伍充实力量。选派4名乡班子成员到四个村兼任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75岁,比上届下降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10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25%。进一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纳入全市党建考核内容,完善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机制增强治理。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党建+三治”体系,在畲乡建立1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打造新型“云上社区”,细化54个网格,让畲乡(村)49名党员干部进网格,走访1840余个农户,依托“党员干部联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向畲族困难群众送温暖、送祝福、送政策,在社会救助、创业就业帮扶等方面提供“服务直通车”。执法改革促进发展。深入开展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按照1个村安排1名法律顾问和2-3名工作人员,每名工作人员联系5-6个网格的要求,累计组织12名宗教、公安、城管等执法力量进乡(村),有效推动党建网、治理网、信访网“多网合一、一网通办”。

搭建阵地平台,塑造“皖美畲乡”品牌

以“皖美畲乡”品牌培育为抓手,多点发力促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打造全省民族乡村振兴新样板。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坚持农旅融合、全域谋划、整乡推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村一品”,逐步形成千亩有机稻、万亩山核桃、万吨早竹笋、万只青蒿粑、千万元好民宿的特色产业。建设“稻渔共生”农业示范基地——白鹿村观光园,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个以上。积极探索资源入股、集体分红、共有物业等增收机制,推动全乡四个村从过去的“空心村”“负债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00万元。“皖美畲乡”品牌响亮。建设“皖美畲乡”农产品销售中心,建立山核桃、笋干仓储加工、电商销售和竹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平台。组织20余名畲族农户进行电商销售培训,开设线上直营店,搭建畲味直播间,2家规模电商年销售山核桃、青笋、香榧等畲乡特色农产品达1100余万元。扩建花溪谷种植基地,培育“云梯花溪谷”农产品地理标志,“云梯花溪谷”品牌月季花卉线上年销售额超800万元。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将军关”品牌漂流年营业额1000万左右,解决300余个就业岗位。美丽经济升级提速。依托自身的民族优势和生态优势,将民族村变成3A景区,全乡现拥有1个3A景区以及汤公山万亩高山野生杜鹃、将军关探险漂流等著名旅游景点。打造“皖美畲乡”畲族风情特色小镇,发展“畲乡人家”农家乐,形成60余家2200张床位的农家乐集群。鼓励畲族乡贤成立宁国皖南畲族文化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发展“康养休闲游”、“畲族婚嫁体验”等旅游产品。2021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05元,位于全省9个少数民族乡镇前列。

丰富活动载体,营造“皖美畲乡”氛围

发挥“皖美畲乡”纽带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活动,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工作阵地。通过云梯畲族乡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安徽畲乡2022年“三月三”、“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系列等文化交流活动,打响“游在畲乡”长三角民族风情旅游品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村、进校园,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阅读颂辉煌”主体系列活动10余场次,形成“畲音”“乡音”传“党音”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村民参与修订完善畲族家风家训“十八条”,将民族团结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吸纳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进入基层调解队伍,形成“一家亲、共前行”的乡村建设治理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