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委统战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立足实际创建“皖美畲乡”家园,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云梯畲族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保护村寨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大力实施基层党建“石榴籽工程”五大行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优化完善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走在前、做表率。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构建“市委—乡党委—党(总)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和群众”六级组织体系,在畲乡建立1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打造新型“云上社区”,细化54个网格,让畲乡(村)49名党员干部进网格,走访1840余名农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向畲族困难群众送温暖、送祝福、送政策,在社会救助、创业就业帮扶等方面提供“直通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打造“党建+信访”“党建+智治”治理新格局,指导和支持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村民参与修订完善畲族家风家训“十八条”,将民族团结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修订完善村民会议、议事协商等制度,完善落实重要事项公开制度,吸纳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进入基层调解队伍,增强村民自治能力。成立“畲法情”司法为民服务实践站,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提供阵地保障,确保民族乡镇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守正创新,点燃畲乡振兴新引擎
以“皖美畲乡”品牌培育为抓手,多点发力促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打造全省民族乡村振兴新样板。汇聚智力助农力量。组建畲乡乡村干部“夜校”,设立“千秋关大讲堂”,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各项制度,开展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为畲乡全面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培育经济发展动能。坚持农旅融合、全域谋划、整乡推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着力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特色项目,初步形成以特色乡村旅游、农特产品仓储加工、竹制品深加工、电商销售、休闲康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村一品项目,形成多村连片的发展格局。引领乡风文明风尚。以文明城市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持续深化“最美家庭”“云梯好人”等创评活动,发挥乡风文明、乡风治理典型示范效应,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塑形铸魂,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文旅融合,谱写“皖美畲乡”新乐章
打造“皖美畲乡”畲族风情特色村镇。编制《云梯畲族乡总体规划》《安徽畲族风情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等,深入推进公共建筑改造、畲族风貌体现、民族文化彰显等项目落实。推动畲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创作歌曲《三月欢歌》《请到宁国畲乡来》、皖南花鼓戏《千秋岭上花更红》《畲山夕照红》等一批优秀的畲族题材文艺作品。畲族婚嫁在宣城市首届春节民宿文化季活动之“皖南川藏·多彩宁国”中作为民俗节目巡演。编纂《安徽畲乡文化集锦》《云梯畲族乡志》等书籍,其中,《云梯畲族乡志》申报列入“国字号”文化工程——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举办多元畲族特色文化活动。以畲族民歌、畲族婚嫁习俗、红曲酒酿造技艺三项省级非遗为中心,组织开展“年喜宴”“高山流水席”等特色旅游饮食活动,举办畲乡三月三、畲乡亲水节、畲乡嘉年华、畲乡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等活动,打响“游在畲乡”长三角民族风情旅游品牌。
凝心聚力,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以把云梯畲族乡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行动样板为目标,支持云梯畲族乡各项工作走在前、创示范,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云梯畲族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大资金项目保障、用好结对帮扶机制、支持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保护、加强民族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族乡村社会事业发展七个方面,给予云梯畲族乡全方位支持和保障。统筹用好各类民族发展资金。做好省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同发展”聚力振兴行动承接工作,落实“3+1”结对帮扶机制。近3年来,云梯畲族乡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700余万元,用于特色小镇建设、畲族传统村落保护暨民族村寨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等,助力畲族乡村全面发展。实施“人才回乡”工程。吸引人才回畲乡,并建成云梯村花溪谷、白鹿村主题观光乐园、千秋村精品民宿等项目。全乡共有农家乐60余家,标准床位近2000张,2023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