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通过组织引领、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本县民营企业的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依托全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包保企业、帮扶专班服务企业的工作制度,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包保全覆盖、走访常态化。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等相关县直单位深入企业、基层商会日常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政企联络互动机制,定期实现面对面交流。借助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实时收办民营企业在人才供给、生活配套等方面问题。
发挥非公党建作用。“二三四”工作法激活非公领域“神经末梢”,发挥非公党建的“雁阵”效应,将党建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企业先进文化等各方面。组织开展“企业发展大家谈”“我为企业献一策”“三比三争”等实践活动,激励党员职工在生产经营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加大党员技术骨干的培养、选拔力度,着力培养“复合型”和“系统型”人才,为非公企业发展涵养好“源头活水”。
促进惠企政策落地。惠企政策集中宣讲、政策顾问“上门”,面对面进行政策宣传、解读辅导,实现靠前服务,促进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推进免申即享工作,企业“坐在家里”就可直接享受惠企政策。去年以来,全县各项政策通过皖企通(“宣企快办”)平台实现“免申即享”项目282个,累计兑现资金4440.16万元,提升政府落实相关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务实性和高效性,把优惠落到实处,让广大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坚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底气。
加快培育发展优势。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定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动态培育库,实行梯度培育机制;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省数字化车间10个。
上一条: 宣州区建材商会赴湖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