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委统战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统战业务创优,立足实际探索形成“1234”党建工作法,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不断将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业务发展“硬支撑”,以“红色引擎”激活统战工作“新动能”。
一、强化“一个理念”,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统战工作要点,部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研究党建工作新机制新举措,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坚持把党建“第一责任”与统战工作发展“第一要务”有机融合,将业务工作的热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做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如支持统战成员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宣城日报“统战之声”专栏广泛宣传统一战线领域先进典型,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搭好“连心桥”、画大“同心圆”;支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拓宽活动载体,凝“新”聚力、共促发展。
二、优化“两项机制”,筑牢坚强有力战斗堡垒。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市委统战部党建工作制度,细化责任内容,压实责任链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营造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党建工作氛围。部领导班子牵头抓总、定期研判,统筹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工作,当好“指挥员”;机关党委强化督促指导,研究党建重点工作20余项,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不足,当好“参谋长”;机关党支部及各科室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与统战业务发展关联度和契合度高的党建活动11次,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当好“战斗员”。二是完善党员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围绕开展理论学习、参加党建活动、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和分值,建立党员专属“积分档案”,做到党员优不优、积分来说话。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积分情况与党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手硬,以“小积分”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跑出业务发展“加速度”。
三、坚持“三个聚焦”,锻造过硬统战干部队伍。一是聚焦政治建设强党性。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月召开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和机关党员集中学习会,定期举办“同心讲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党建活动9次,持续加强党性锤炼。二是聚焦组织建设强基础。开展基层基础自查自纠行动,巩固拓展示范党支部创建成果,精心培育“同心同行”党建品牌,筑牢党建“压舱石”。开展“领导讲党课、干部上讲台”活动12次,成立统一战线“同心”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送医、送法、送科技以及走访慰问等活动20余次、服务群众达400人次。三是聚焦作风建设强筋骨。深入开展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两强两优”行动,每年举办1期统战干部培训班,选派3名机关干部参加市直单位百名科长“五比五评”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专题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学深学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全力打造“忠专实”“勤正廉”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
四、突出“四个助力”,围绕中心大局积极作为。一是助力协商议政提质增效。协助市委制定政党协商计划,召开“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专题政党协商座谈会。常态化落实“统战直通车”制度,近三年共向市委、市政府呈报意见建议18期,向市直有关单位转办社情民意229期。二是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召开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与商(协)会座谈会,支持市工商联牵头开展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工作,以“硬监督”优化营商“软环境”。三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五大同心”行动,推进全市统一战线助力建设“七个强市”系列行动。召开世界华人精英联合会来宣推介会、海外侨领进宣城推介会;举办“百名台商看宣城”宣传推介活动,邀请省内外嘉宾及台商代表100余人参加,专题开展对台招商引资。开展“贴心服务助台企”“新春进侨企、问需助发展”活动。积极推进“同心科创工程”,共推荐10个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被立项。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全市统一战线乡村振兴同心实践基地建设,每个基地分别安排1名机关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协调推进基地党建和发展工作。联合郎溪县毕桥镇大义社区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化结对共建;选派优秀年轻党员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帮扶大义社区实施蓝莓种植等项目,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28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对接524个村、1330个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