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持续助推民营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信息来源:宁国市委统战部 作者:鲁艳平
发布时间:2024-07-31 11:04:03
浏览量:4516

近年来,宁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促进“两个健康”,积极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清单化落实好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助推民营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切实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和素质能力建设,促进民营经济人士茁壮成长。一是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建立商会、企业家座谈会、“亲清下午茶”等常态化对接机制,经常性开展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等活动,截至目前,先后组织100余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赴井冈山、韶山、红旗渠、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引导企业家们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始终不忘发展初心,时刻牢记责任使命。二是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培训。聚焦企业管理、融资投资、法律风险防范、党的建设等内容,市工商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连续15年举办企业家专题研修班,先后组织1000余人次新生代企业家赴沪苏浙高校及国外进修学习,切实提升民营经济人士经营管理、科学决策能力水平。同时,组织推荐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各级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家建言资政能力。2023年,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共提交《关于优化我市法制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建议》等高质量提案21篇。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每年召开“新春第一会”,对全市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开展“发展功勋”“发展贡献”“亩均英雄”等评选表彰。积极做好优秀企业家政治安排,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舞台。目前,全市有1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3人担任省“两代表一委员”,4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及全国行业系统劳动模范,14人担任宣城市人大代表、8人担任宣城市政协委员、59人担任宁国市人大代表、44人担任宁国市政协委员,累计30人次获得全国、省、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提供有力政策保障。立足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贯彻落实《宁国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委统战部牵头制定《宁国市市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方案》《宁国市市级领导联系新生代企业家制度》等文件,明确37名市领导联系117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37名市领导联系76名新生代企业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二是高水平法治护航。多方联动,建立“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组织法律专家志愿者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80余次。依托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参与调解劳资纠纷,累计调处劳动争议相关案件56起。市工商联联合市检察院共同打造“民营经济工作站”“服务民企直通车”服务载体,拓宽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联系渠道,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一是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发挥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作用,推动宁国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四条”工作举措等惠企政策及时宣传到企,助力企业发展。结合“优环境、促经济”重点企业大走访活动,主动到联系企业走访调研,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并快速办理。开展节日慰问、“关爱进企业  夏日送清凉”等活动,关心关爱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制约问题,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二是畅通交流沟通渠道。每月定期举办政商恳谈会,了解重点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截至目前,已组织召开7场恳谈会,并严格按照企业诉求“123”办理机制,对会上企业反映问题建议进行交办,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连续四年举办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搭建产需对接发展平台。2023年,宁国市获评2022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五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首评首获“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三是打造为企服务新平台。今年7月,成立宁国市首家异地商会——合肥商会,目前拥有46家企业会员和85名个人会员,商会的成立,将更好地服务和推进宁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也进一步搭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商会与异地兄弟商会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