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委统战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全面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强化政治担当,不断激发各层级做好统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切实凝聚起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统战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统战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始终坚持在党委领导下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统战工作。坚持系统谋划。市委着眼全局,搭建“常委会会议议大事要事、领导小组抓统筹协调、统战部门担主责主业、其他部门管行业统战”的工作架构,将统战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每年初召开全市统战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会,不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专题会议,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政策法规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统战工作。2023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听取并研究民营经济统战、民族宗教等重点领域统战工作,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4次,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统战工作1次,召开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健全组织体系。市委主要领导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与2名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及时批示统战工作、出席统战重要会议活动。2018年,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统战工作的市委常委和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前,共25家成员单位。出台领导小组会议议题工作规范、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压实主体责任。将统战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市委政治巡察和监督执纪问责范围,纳入党建工作述职内容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基层统战工作指标体系和责任清单,督促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统战工作主体责任。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统战工作运转更加高效。健全协作机制。以“大统战”为总抓手,强化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双层架构,建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协调机制,坚持全体会议议大事、专题会议促重点、专项机制抓日常,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与组织部门建立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定期会商机制,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推进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多方联动,与政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基层宗教工作方面沟通协作,防范化解统战领域风险隐患。建立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重要平台和有力保障。围绕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建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既明确分工又高效协同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格局。健全考核机制。将统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分层分类优化完善统战考核体系,细化年度统战工作考核办法,从加强组织领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民族宗教和谐稳定、非公经济“两个健康”、拓展海外统战工作、信息工作等6个方面,实行量化评分,切实提升基层党委(党组)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连续8年对64个市直有关单位、19个乡镇(街道)统战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以考核促进基层统战工作规范高效。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统战工作保障更加有力。加强统战队伍建设。突出实践锻炼强本领,选派2名优秀统战干部到基层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基层统战工作业务和征收征迁、文明创建、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全面提高统战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水平。开展公开遴选统战干部工作,面向全市择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名,不断优化统战干部队伍结构。增设党外人士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2名,增强统战工作力量。夯实统战基层基础。坚持统战工作重心下移,按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乡(镇、街道)党组织应当有人员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其中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明确专人负责”的要求,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统战工作力量,目前全市19个乡镇(街道)、120个村(社区)均配备统战委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基层统战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抓得住、抓得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近年来,根据上级关于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市财政局加大对民盟宁国总支、市知联会、市新联会、市侨联活动经费支持力度,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20万元,确保各统战团体正常开展工作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