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以品牌创建为抓手,通过建组织强引领、强基地促团结、重服务勇担当等,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培育“绩有新力”品牌。完善充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加强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共识。一是完善联谊平台。利用大统战工作网络,准确摸排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选准代表人士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配强理事会、会长会成员。结合实际将会员代表分“高端制造”“网络经济”“现代服务业”“城乡建设”4个联谊小组,建立1名副会长、1名执行会长、N名会员“1+1+N”组织模式,完善落实联谊会每半年、联谊小组每月举办联谊活动制度。二是充实扩大“朋友圈”。综合考虑个人素质、群体代表性、阶层凝聚力等多重因素,广泛开展代表人士优选、评价、培育工作,2024年新增代表人士6名,新覆盖金融保险、网络达人、休闲娱乐等行业。县新联会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乡村振兴“结对”,每年捐资30万元以上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新联会会员开展文明创建、关爱学生等公益活动,队伍吸引力不断增强。三是强化政治引领。近两年全县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学习会10场次、336人次,开展红色教育4批次、175人次,每年选送代表人士参加县委党校(社会主义学校)培训20人次以上。县新联会、联谊小组把同心学习作为活动的首要议题,坚持“月月有学习、季季有研讨”。
建强实践基地,培育“绩蓄新力”品牌。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学习教育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平台,通过丰富的活动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一是创建示范基地。电商产业园“绩蓄新力”实践创新基地定期开展电商产业分享会,培训电商网络人才120人,举办网络主播培训班,孵化电商创业人才28人,带动发展电商企业4家、网络成交额2800万元。在实践创新中健全和完善组织架构、活动计划,顺利通过省市评估,创成全省示范基地。二是打造特色基地。在广泛调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兴趣爱好基础上,谋划建设集艺术创作、艺术交流、休闲交友于一体的“艺术空间”实践创新基地。针对民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思想引领,在全县民营企业群英馆建设“清亲e家”实践创新基地。三是共建教育基地。挖掘全县统战名人资源,修建“两弹元勋”程开甲、著名作家章衣萍故居,建成郭因文墨馆,启动现代诗人汪静之、农学专家曹诚英、中西医结合开创者汪惕予故居修复和著名画家章飚艺术馆建设,组团式集群式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基地。
发挥示范带动,培育“绩享新力”品牌。实施示范引领工程,选树好宣传好先进典型,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快速成长。一是鼓励自我成长。扎实开展“凝聚新力量 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能力提升班,学思想、送政策、促成长,每半年组织异地学习活动1次以上,开眼界、提能力、建新功。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6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引导开展农村经济发展专题调研2次,撰写调研报告2篇、提出意见建议12条。二是鼓励经验分享。定期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题沙龙活动,分享科学管理、创业创作、兴趣爱好等成功经验8次,组织会员发挥特长到村(居)企业开展法律、财税、救援等专题讲座6场。三是鼓励带动发展。支持凡农科技、碧橙网络举办主播培训班,每年培训网络直播人才超300人,与村级结对共建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4个,打造徽味堂、南米苑、密禾等亿元级电商品牌,畅通蜂蜜、黑猪肉、徽州特产等产品的网销渠道,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年均增幅超30%、农村快递单量增长超40%。
激活创新创造,培育“绩创新力”品牌。举办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业创新创造激情。一是营造创业氛围。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发起,组织15个县直单位参与,整合产业发展、人才、就业等政策,嫁接信贷金融、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全程提供创业服务和保障。通过全县融媒体宣传矩阵、商协会平台和自媒体资源,扩大创意创新创业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厚植创新热土。坚持创新活县发展战略,成立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两个产业专班,开展产业发展方向、产业链培育、技术革新专题研究,全程服务产业创新。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企业管理模式、产业技术、经营方式创新,完成企业数字化诊断24户、数字化改造7户,发明专利数量增长10%、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到3家,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三是搭建施展舞台。每两月召开1次政商恳谈会,完善意见建议直通车、问题处理反馈闭环管理等制度,化解营商环境、企业发展问题超200个。建成绩溪数字大厦、数字城市管理中心,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