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特点,在思想引领上坚持“三个突出”,不断凝聚政治共识。
突出政治引领,汇聚“同心圆”。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列入年度学习计划,组织专题学习。连续5年举办党外知识分子专题培训班,培训近3000人次。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组织全市党外知识分子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27次,近2000人次参学。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优化学习平台。以举办“同心讲堂”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自己讲、讲自己,讲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赴重庆、西安等地和省内烈士陵园、党史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3次。通过微信群、QQ群、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厚植爱国情怀。深化联谊交友。市委领导常态化与党外代表人士开展联谊交友工作,通过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与党外人士结对子、交朋友,8位市委领导重点联系24名党外代表人士,全年共走访慰问党外代表人士34人次,开展谈心谈话100余人次,及时了解其思想和工作状况,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最大限度地把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
突出队伍引领,建好“蓄水池”。拓宽选人渠道。统筹人才资源配置,多渠道发现人才。在全市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情况摸底,建立21105人的党外知识分子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市担任科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有1182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7名,处级领导干部7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有8973人,其中高级职称102人、副高级职称2182人、中级职称6689人。规范用人秩序。制定出台宣城市无党派人士认定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细化了认定工作的标准、范围、程序和办法。通过无党派人士认定,规范了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增强无党派人士归属感,强化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工作联系和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2次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使用。结合全市工作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外干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培养、使用管理等工作,做到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突出服务引领,凝聚“向心力”。用心推荐代表。大力引导全市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服务、建言献策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目前,市级人大代表中党外知识分子128名,市级政协委员中党外知识分子204名。党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安排比例分别为37.87%和60%。2022年,党外知识分子在市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共提交集体提案议案128条,个人提案议案86条,集体议案42条。所有提案议案均书面交办相关单位,办复率100%。用力建言献策。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利用政党协商会议、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和直通车等平台,提交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327条,其中259条获吸纳转化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20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以“直通车”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阅示并得到批示。向市纪委监委、市应急局、市检察院等部门先后推荐59名党外知识分子,安排为特约监察员、行风监督员等。用情服务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双树双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讲座、义诊体检、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60余次,共服务群众3000余人,累计捐助资金50余万元,发放传单30000余份,切实提升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
下一条: 唐宏走访调研统战名人故居